第三節 新的里程和挑戰
「拉雅,你明天欲往何處去?」鷹一甘說。
「我還沒有什麽打算。」我說。
「我要往南到墾丁公園,然後到綠島、蘭嶼繞一圈。」鷹一甘說。
「我的路線和你差不多,我跟著去。」鷹量說。
「我想先探索這附近的山川地勢和資源,像濁水溪、曾文溪的…….」我說。
「那我陪你去。」鷹絲怡說。
「太好了,有妳陪伴,求之不得。」我說。
「你知不知道,明年有個鷹族稱覇大競賽?」鷹一甘說。
「鷹族稱覇大競賽??我倒沒有聽說。」我說。
「那是鷹族的傳統,每五年一次,明年是第二十屆。得到鷹王的封號可是高貴無比。」鷹一甘說。
「怎麼比啊?」我說。
「模擬賽有初賽、複賽和決賽,是總決賽的練習曲。最後由全國總決賽選出前三名加以冊封。你仔細觀察,最近我們鷹族的活動力顯然增加了。」鷹一甘說。
「我不知道啊,有沒有資格限制?」我說。
「資格必須在島內,年齡不限,大家自尊心極強,沒有人作弊,作弊被視為最醜陋的行為。評選過程公開、透明、嚴格。模擬賽是求生存很好的啓發。」鷹一甘說。
「都比賽些什麽?」我說。
「每次大同小異,方式則千奇百怪。卻須靠機運、智慧、膽力,缺一不可。最後決賽,共有十個關卡,以得分最高者封王。包括飛行技巧、空中攔擊、穴裏奇兵、水中撈月、千里搜尋、以寡擊眾、引蛇出洞、大智若愚、百密一疏、隨風轉舵……。幾乎涵蓋所有生活領域。」鷹一甘流暢的說。
「歷屆封王的情形呢?」我很好奇地說。
「臺灣有20多種鷹類,十九屆以來,熊鷹封王5次,封后6次。鳳頭蒼鷹封王1次,老鷹封王2次,封后3次。林鵰封王2次,封后2次。大冠鷲封王2次,封后2次。年齡從三歲到十五歲的都有……。」鷹一甘說。
「天!熊鷹這麼厲害?」我說。
「的確厲害。你再三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,你不得不歎為觀止。他們數目逐年減少,常面臨獵捕壓力,我到墾丁公園,就是想觀摩他們的勁骨豐肌。」
鷹一甘說:「你應該準備試一試。」
「我啊,連地形、氣候都還模模糊糊;環境也一知半解;飛行技巧還剛剛起步,根本連保護自己都有問題。」我說。
「話這樣說是沒錯,但誰不是呢?第十屆錯過,我們機會也減少了。參賽並不在封王、封后,在於可以獲得極大的生存智慧。」
「我會考慮考慮看看。」我說。
「我們條紋鷹都鼓勵參賽,藉此訓練自己的生存能力。」鷹量說。
「還有一年多的時間,足够了。聽說摸擬賽已在進行。」鷹絲怡說。
「在那裏?」我說。
「以中央山脈為主軸,我母親曾提過,正式比賽前,供大家磨鍊的摸擬賽,只要有耐力,人人都會通過及格。」鷹絲怡說。
「那我也不妨試試身手。」我說。
「當然。」鷹絲怡說。
「既然大家這樣說,又是一種自我錘鍊,我恐怕少不了了。」我說。
大家談得很投機,直到深夜。那一晚我一覺到天明。
次晨,鷹一甘、鷹量往曾文溪飛去;鷹絲怡陪我從濁水溪前進。我們期待三、四天後,在墾丁公園見面。我感到和鷹絲怡似乎緣投意合,好像上天註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