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節 曾文溪和黑臉琵鷺
曾文溪發源地:阿里山山脈之水山(標高2,609公尺) ,138.47公里。流經嘉義縣:阿里山鄉、番路鄉、大埔鄉 。高雄縣:三民鄉。台南縣:東山鄉、六甲鄉、楠西鄉、玉井鄉、南化鄉、左顉鄉、山上鄉、大內鄉、官田鄉、善化鎮、麻豆鎮、安定鄉、西港鄉、七股鄉。其主要支流有塔乃庫溪、普亞女溪、草蘭溪、後堀溪、菜寮溪、官田溪等。水庫有曾文水庫、南化水庫及烏山頭水庫。 我們先在白河水庫上空繞了幾圈後,來到關子嶺。温泉、水火同源或者寺廟、公園,對我們都沒有特別的意義。滿坑滿谷的檳榔樹倒是奇特的景觀。
鷹絲怡喜歡和我在高空鳥瞰,嘯傲山林,欣賞巔崖峻谷,欣賞碧靄氤氳,瞧盡孤峰絕岸,瞧盡屏風九疊,也樂山也樂水。最重要的要強健體力,留得青山在,不愁沒柴燒。我們還是怕不友善的人類和農葯、污水,所以盡量飛往高枝棲息。
鷹絲怡和我在枕頭山,找到了野生的荔枝和土芒果,所剩不多,卻足够品味,津液回味無窮。認識了枕頭山、虎頭山、鷲鳳山之後,又繼續西南行。直往烏山頭水庫,再往曾文水庫。
烏山頭水庫,舊稱烏山頭貯水池,是一座位於台灣台南市官田區的水庫,具有水力發電功能,與烏山頭水力發電廠和烏山頭風景區相併在一起。地理位置在海拔468公尺的烏山嶺。由於自空中往下看形如綠色珊瑚,故雅稱為珊瑚潭(其形狀似珊瑚,由當時民政長官下村宏所命名)。 烏山頭水庫於1920年興建,1930年完工,屬嘉南大圳最主要的水利工程之一,也是台灣早期的水庫系統之一,主由日本的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規劃完成,興建的主要目的為嘉南平原的農作灌溉。水庫位於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,利用台南市官田區、六甲區、大內區、東山區間的低窪谷地為集水區,水源取自曾文溪上游大埔溪,為一個離槽水庫,進水隧道穿越烏山嶺至官田溪上游,長三千多公尺,在曾文水庫完成後,取其下游水量合併運轉,兩者相輔相成。曾文水庫亦提供烏山頭水力發電廠水源。
曾文水庫位於台灣嘉義縣與臺南市交界的柳藤潭峽谷,集水區在嘉義縣大埔鄉境內曾文溪上游大埔溪上,水庫管理局則在臺南市楠西區。為台灣最大的水庫與湖泊,滿水位面積17.14平方公里,其興建之目的主要為提供嘉南地區灌溉用水,另具發電、防洪和觀光的功能,是個多目標利用的水庫。於1967年開始建造,1973年完工。
「我們在柳藤潭峽谷東側高嶺上,先找找棲身之地。」鷹絲怡說。 我跟著她後面。
鷹絲怡搜尋數十個崖洞及大樹上的巢穴,最後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香巢,再用新鮮的松枝、菅芒花覆蓋巢口,表示家有主人,請勿打擾。
又繼續西行,直奔七股潟湖。這裏連接著布袋和東石。遊客極多,鳥類一樣如恆河沙數。
「我們到曾文溪口,黑面琶鷺保護區玩玩。」鷹絲怡說。 我緊跟在她後頭。
黑臉琵鷺,台灣譯做黑面琵鷺,又稱匙嘴鷺、琵琶嘴鷺。因為有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,同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相似,所以得名;亦因為它姿態優雅,又被人讚做「黑面舞者」、「黑面天使」;屬鸛形目、朱鷺科、琵鷺亞科。琵鷺亞科族群,全世界共有六種,其中以黑臉琵鷺數量最為稀少,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。 黑面琶鷺聽說由北韓來過冬的,八月九月來,喜歡群聚,要想欺侮他並不容易。他們的嘴巴像飯匙,很容易辨認。能飛那麼遠,來到異地,也可以想像到他們的戰鬥力。但是,有些在此成家立業的,便天天都可以看到他。紅樹林上都停著一隻隻的大白鷺。水鳥則四處遊逛。
「別小看水鳥優哉游哉,想要捕捉,可是門都沒有。」鷹絲怡說。 「我曾領教過。」我說。 「我們找螃蟹、小魚野餐。」鷹絲怡說。
雲氣很濃,陽光很弱,看來天氣要變了。在紅樹林中找了大半天,只找到一隻螃蟹。我試著追逐幾隻水鴨,也都無功而返。 「去綠色墜道看看。」鷹絲怡說。
四草綠色墜道是招潮蟹的天堂,也是人類好奇的所在。我們趁著動力船不在時,偷偷進入,其實也沒什麼特別防衛措施,想來分享野味的鳥族,總會被頻繁的動力船掃興。
招潮蟹的確很多,手脚可要快速。鷹絲怡就逮到一隻,接著我也逮到一隻。動力船進來時,我們已遠走高飛。
我們停在附近的蚵架上,讓海風吹拂著。天蒼蒼,海茫茫,我是多麼渺小啊。蚵農知道天氣變了,也急著回家。
「妳不唱歌了?」我說。 「回去唱吧!你也做一首詩啊。」鷹絲怡說。 我們怕下起大雨,因為冷風開始作怪了。我和鷹絲怡朝曾文水庫返巢,剛剛到家,雨點已不客氣地丟下來了。
「剛剛好」鷹絲怡說。 「不會下太久吧?」我說。 「誰知道?」鷹絲怡說。 「先睡片刻再找餐點。」我說。 「好。」鷹絲怡說。
我們大約睡了二個鐘頭,近傍晚,外面雨點停了。但是,湖面上白霧一大片一大片的,看不清楚。 「到嘉義農場旁看看。」鷹絲怡說。 鷹絲怡和我到嘉義農場附近,有塊水田剛剛收成,有好多鳥族,上上下下,頗忙忙碌碌。我們靠近一條排水溝,原來雨後,蝸牛和蚯蚓也紛紛出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