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節 荖濃溪和北大武山
荖濃溪水多,食物也多。 「妳不是要在世紀大峽谷多留幾天?」我說。 「想想而已,我們先多多認識幾處環境,再回頭也沒關係。反正爭覇也離不開這幾個主軸。」鷹絲怡說。
荖濃溪(布農語:laku laku,意即"兇猛不定的河水")位於台灣南部,為高屏溪的主流上游,河長133公里,流域面積2,038平方公里,分佈於高雄市東部、屏東縣北部、臺東縣西端一小部分及南投縣南端一小部分。 荖濃溪源流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南端,源頭位於玉山東峰東北坡,先向東北流,至八通關轉東南,匯集分別源自秀姑巒山西南坡及大水窟山西坡的支流後,轉向南南西進入高雄市境,流經梅山、桃源、寶來、六龜,轉向南流至大津,納東側流入之濁口溪後,轉向西南流至里港,納東南方流入之隘寮溪,續流至嶺口與來自北方之旗山溪 (楠梓仙溪) 合流後,改稱高屏溪。 荖濃溪流域深入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,為南部地區通往台東的重要孔道, 和鷹絲怡來到六龜、美濃、旗山,稍作休息,補充水分和養分後,仍然不放心晚上的睡窩,因此先急著在北大武山的崖壁中落脚。
「這裏接近屏東,東邊可眺望太麻里的日出,西看小琉球的落日,說不定見到哥哥鷹一甘或鷹量。」鷹絲怡說。
「我們快要踏遍半個台灣。」我說。 「明天我們在山上、山下尋幽訪勝,務必找到新奇的事物。」鷹絲怡說。
北大武山位處於台灣的屏東與台東交界,標高3092公尺,為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,有「聖山」之稱,也是南台灣屏東地區唯一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,故有「南台灣屏障」之稱。在著名的台灣百岳之中,北大武山與玉山、雪山、南湖大山、秀姑巒山合稱「五岳」,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,氣勢磅礡,雄霸一方。 在北大武山山頂上矗立著一座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神社遺蹟 — 大武祠,以及陸地測量部設立的一等三角點。鄰近的「大武山自然保留區」更為許多各類的野生動物提供了絕佳的棲息環境,像是白耳畫眉、冠羽畫眉、黃胸藪眉、台灣噪眉、灰喉山椒、大冠鷲、鳳頭蒼鷹、黑鳶等珍貴的鳥類。另外,北大武山的黑森林裡也可看見台灣珍貴罕見的鐵杉純林。
可惜近晚又是煙霧迷漫。夕陽西下只能想像。
次日,晨曦未曙,百鳥齊喧,好不聒噪。最令我們欣喜的是,同類鳳頭蒼鷹、黑鳶雙雙對對較多。約有20對左右,真是他鄉遇故知。
太麻里的日出,和阿里山迥異,一在山谷,像層層脫胎換骨;一在海面上,步步高陞;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。真的,大家仍然喜歡看日出,它代表一天的開始,也是活力的開始!